上回讲到明朝把“澳门”租给“弗朗机”后,不仅缓解了自己在海防上的压力,而且还多了一个“藩属国”。
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后,澳门就成为中、西方交流的窗口,而一些华人在同葡萄牙人的接触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葡萄牙语,然后就充起了当明朝官府的“通事”,替官府传话,属于明朝“公务员”的一种特殊编制。
西元1637年,英国的韦德尔船队来华。当时,明朝政府所用“通事”叫李叶荣,并且他的英文名字还叫Paulo No
ette。他替葡萄牙人在澳门和广州之间当翻译已有六七年,但因“澳门的葡萄牙人”瞧不起他,并把他当奴隶买卖,所以他从澳门来到广州,现在同这个省的一个大官住在一起。这些來自《澳门历史》。
随着葡萄牙人大量来华,出现了大量的中外通婚,也就是所谓的“混血”或“杂交”,生出不少杂种后代。
这些“混血儿”们从他的父亲那里学会了一种语言,同时又从他们的母亲那里学会了另一种语言。于是,这些“杂种通事”就在长期的中、西方交往中逐渐掌握了西方语言,说明了明末清初中西交往扩大化。
但是,明朝官府对中、外交往做了种种限制,特别是对外国人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管制尤为严格。
因此,哪个英国人曾记载:“中国官员坚持拒绝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而提供帮助。如果有中国人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将会受到许多惩罚。由于有许多困难,大班设法在澳门找到一位愿意教中文的中国人。
但是,他不敢来到公司的住地,大班不得不为他找到一个距离城市比较远的一座小房子,让他使用。”
所以,番鬼佬的语言水平不高,所识“洋字”亦不过货名价目与俚浅文理,不特于彼中兵刑食货、张驰治忽之大,焉无知。葡萄牙人最先到达中国,并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期间,几乎垄断了中西贸易。
所以,,从西元1517年以后的一个世纪后,到中国去的欧洲商船都是葡萄牙人的,而他们的语言、文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沿海的通用语了。因此,在西元1637年,第一次来中国的英国人,除了通过一位只懂中、葡语言的“通事”之外,就再也无法与中国人打交道了。这就让明朝官府不用担心英国人刺探到情报。
但是,随着“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开始,英国人在中、西贸易中后来居上,使得英语取代了葡萄牙语,成为了中、西交往的主要通用语言。这说明语言之间在争夺“生存空间”,弱势语言被淘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事”使用的葡萄牙语和英语都只是一种简单的中、外混合用语。比如在西元16世纪末至西元18世纪中叶,“通事”所使用的语言,最先是“广东葡萄牙语”(Pidg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