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大明军,多的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他们来当讲师,谁不听话就鞭子直接抽!少年人都爱脸面,即便是不能成才,也比在京师闲晃强!”
“如此以来,京师少了些横行霸道的恶少,国家多了几分名将种子,一举多得!”
老爷子沉思半晌,“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当年打仗的时候,也用过。咱那些义子们,外甥们都是这么学的,也都是这么长起来的!”
“正是皇爷爷珠玉在前,所以孙儿才能有此不入流的浅见!”朱允熥笑道,“五军都督府,空房子多的是,随便整顿个跨院,就够做学堂的了。各家都是功勋子弟,也不用朝廷贴补。”
“你的意思,学成之后让他们去军带兵?”老爷子问到根子上,“可是国家官爵乃是重器,不能轻授!军那么多骁勇之士得不到升迁,这边随便读几天武学就去当官,谁服?”
朱允熥开口道,“方才孙儿说了,每年四考,取优者。若四考都不优的,那就是不知上进无可救药,也没必要放在军。优等生也不是直接做官,放到军再历练一二年,磨练好性子,再做升迁!”
大明后期,之所以战事艰难,不但是武人断了传承。更重要的是,武人没有向上的途径,完全被官压制。
“读书人有各地的官学,有科举取士!”朱允熥继续笑道,“武人也该有武学,所谓忘战则危,一一武就是大明的两只脚,只有两只脚都稳当,咱们大明才能妥当!”
“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武学培养将领,也是国之栋梁。届时,天下武都是天子门生,岂不善哉!”
先从功勋子弟收起,随后再收取军有功的基层将领,培养将校保证大明的军队战斗力经久不衰,保证军队不腐化不松垮。
也不用担心武人们变成如官一样的集团,武人更重出身,比官还喜互相瞧不起看不上。
更不用担心武人做大祸乱江山,下层都是皇帝的天子门生,主帅更难做到在军只手遮天。而且,还能防止兵为将有,更方便枢加强管理,调动使用。
再者说,武人重功勋。一旦大明有了大量杰出的将领,他们对军功的渴望,会使得他们主动帮助大明,吞噬所有已知的土地。
这不是朱允熥临时起意,而是在心谋划许久。华历代强盛王朝,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泰民安之后,便会渐渐的走向衰落。
与其让各种国内矛盾拖垮王朝,不如有百战精兵,以军事的方式转移矛盾。打出去,大明随时准备打出去,方能不断的扩展生活空间。使天下,再不陷入那种崩塌的轮回。
好比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世界,西方各**贵族子弟层出不穷,从军成风建功立业。西方也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且远比华要彻底。华嫡长子继承家业,对其他兄弟,多少会给一些,或者老一辈活着的时候就主持财产分配,分家过活。
而西方则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爵位的贵族子弟想要享受高高在上的特权,唯有在军往死里出力,给自己挣前程。给帝国打下一块块土地,才能获得帝国的承认。
“法子倒是不错!”老爷子看看朱允熥,正色问道,“若真是那些混账小子有几个能出息人的,将来放在军何处?让他们在哪带兵?”
朱允熥一笑,“他们父兄都在京城,而且家都是豪门勋贵,自然不宜在京。孙儿以为,这些人,学成之后,可放在大明九边。边关烽火,最是磨练!”
无法继承爵位的勋贵子弟入武学,对他们而言是一条出路,尤其是那些在家什么都得不到的庶子。
但是,这些勋贵子弟的家族势力,也不可不防。等再过些年,老一派的勋贵渐势微,军新生代的成长起来,再加上武学出身的军官,让大明的军队换代,走上良性循环。
所以,远远派到边关,才是用人之道。
“你小子,鬼主意真多!”老爷子微微一笑,“天下武人,皆是天子门生,呵!从此以后,只怕秀才要吃味儿喽!”
“这也就是您这位圣天子在位,官们不敢聒噪。不然换了任何一个皇帝,要给天下武人晋身之路,只怕都要被官骂死!”朱允熥笑道。
“呵呵,圣天子?不敢?”老爷子脸色忽然变得难看,“咱这圣天子在位,他们依然敢逛窑子,贪赃枉法!”
逛窑子朱允熥知道?
贪赃,又是谁?
“你提拔的那个赵勉,私下里可贪了不少的钱!”老爷子一脸狰狞,咬牙道。
/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