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重点的!”李景隆吼道。
“他的意思是这三处盐场的盐不足,可以从胶东,长芦盐场贩盐过来,挂在两淮盐场的名下....”
嗡!
李景隆彻底脑袋炸了。
大明的盐场多,可这为何朝廷最依赖这三处,因为这三处都靠着运河,先有漕运只便。而后淮阴还靠着出海口,还可以走海路。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所发的盐票,都是这三处的盐票居多,在市面上也最值钱。
两淮盐场除了每年能带给朝廷巨大的现银收益之外,还有最重要一个作用,那就是盐票。
大明各地边军的粮食物资,靠的都是商人们运送,尤其是宁夏甘肃阵等那些西北苦凉之地。
边镇可不是一个大军事堡垒一般,而是层层叠叠向外扩张开,以卫所为单位组成的战略圈。
若是朝廷组织人手,怕是吃掉的浪费掉的比运过去的还多。所以从洪武三年开始,让天下那些最有钱的商人们,往边镇送粮食送物资。
等送到之后,边镇总兵查验盖章。商人们再拿着收据,回来两淮盐场领盐。
而有能力往边关运送粮食的,就是江南的豪商。两淮盐场距离他们最近,他们自然不可能舍近求远。
再往深里说,盐商们盐到手想图省事的话都根本不用自己卖,加上两成反手就卖出去了。
那些小盐商们,以一百石的盐为例,他们在朝廷盐场领实数,回头朝里面加上三成的沙子,那是多大的利润?
汤老二所想的事,私盐官卖。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好比乡下农人自家杀的猪,卖给乡邻才多少钱一斤?但官服不许他们在城池中售卖,而经过官府查验允许的,在城里卖,肉价就要翻番儿。他汤景做过辽东盐运使,山东是产盐的,而且胶州一代私盐是屡禁不绝。地方官也知道这玩意来钱,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年给朝廷缴税的时候,抓上一批,那就能管大用。
“他让你做什么?”李景隆的声音都哆嗦起来。
气的,也是吓的!
李芳英咽口唾沫,“他说,让你跟山东都司打招呼....还有跟胶东海防打招呼......还说最好能给路引,给找些船.....”
轰!
李景隆捂着心口,脑袋一片空白。
“他还说了,事成之后给我两成利......”
啪!
一个上好的青花釉里红景德镇官窑,直接扣在李芳英脑袋上。
“你答应他了?”李景隆吼道。
鲜血顺着李芳英的额头就落下来,他彻底吓傻了。他们的爹,李文忠英年早逝,长兄如父,他们几兄弟从小就怕李景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