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张辽出击!

陈宫的目光,一直朝着远处回回炮的方向望去,尽管距离遥远,但他们站在城楼之上,借着远处的火光,还是能隐约看到厮杀的场面,也能听到喊杀声。

“军师,喊杀声,我军在伏击敌军的救援部队。”张辽忽然指着远处兴奋地呼喊着。

陈宫猛的瞪大眼睛,向远方望去。

在远方的回回炮阵地方向,已经火光冲天,即便是相隔很远,也能看得很清楚,火势非常的大。

随后,他们就看到曹彰的大营方向亮起了灯火,显得一片慌乱。

回回炮的阵地附近,更是杀声震天,显然是高顺、魏续正在伏击来救援的曹彰军。

“文远将军,回回炮阵地大火,曹彰军也已经出兵前去救援,估计很快也会遭到伏击败回,请做好出城厮杀的准备!”陈宫对张辽说道。

张辽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是精神大振,向身边的亲兵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准备好厮杀。”

命令下达,负责镇守的将士全都振作精神,准备迎战。

“张将军,时机已成熟,请出城攻打曹彰的大营,将其彻底击败!”陈宫对张辽说道。

张辽答应一声,转身下了城楼。

张辽跨坐在马背上,身穿甲胄,手持大刀,遥指着城外,下令道:“打开城门!”

嘎吱!

城门洞开,看到远处燃起火光的曹彰大营!

“杀!直取曹彰大营!”张辽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憋屈了数日,此时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他和部下的兵士们都将心里憋闷的怨气通过怒吼发泄出来。

张辽带着一万兵马冲出,气势汹汹,直奔曹彰的大营而去。

今夜的吕布军,想要发动全面的反扑,一举击败曹彰的兵马。

然而,当张辽真正率领兵马杀入曹彰的大营之后,却发现情况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曹彰的大营内虽然灯火通明,却营寨内却没有看到慌乱的兵士,映入眼帘的不过是绑在木桩上的火把,俨然是一座空营。

张辽敏感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刻大吼一声:“快撤!”

但他下令撤退的指令才刚刚发出,在他们部队的四周已经传来了一阵机扣搬动的声音,随后空中就传来了凄厉的箭矢破空声,那正是曹彰另一件恐怖的远程武器——三弓弩发动的声音。

张辽的部队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无数的枪矢已经平射进队伍中,伴随着一声声凄惨的叫喊,吕布军的兵士如同被砍倒的树林一般纷纷倒下,阵型瞬间混乱。

还没等张辽做出下一步的反应,四周的营帐中又窜出了无数手持神臂弓的弓箭手。

他们举起手中的弓箭,向着张辽的部队开始近距离的攒射。

只是一瞬间,又有数百名兵士被箭雨所射中,再次发出凄惨的叫声。

张辽的兵马是完全见识过神臂弓的强大威力,第一次交战时那血腥射杀的情景,已经在他们心里形成了阴影。

现在看到伏击的曹彰军竟然用的是这样的武器,已经慌了神,立刻惊叫着四散奔逃,阵型已经彻底混乱。

张辽此时已经完全明白,自己是中了曹彰的圈套,陷入了埋伏。

他只是没想到,曹彰竟然会用最精锐的三弓弩和神臂弓来对付自己,心中说不出的懊悔,不该听从陈宫的话着急出兵,应该等到魏续和高顺先冲进来看清形势再说。

但现在懊悔是没有意义的,他只能尽力地指挥着部下尝试突围,想要逃出曹彰军布下的重围。

只要能够逃出去,逃回下邳城,那就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张辽这种求生的希望,只在一瞬间就完全破灭,他听到了身后下邳城的方向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于禁带着兵马埋伏在曹彰军的大营外,就等着张辽的兵马进入大营,遭到远程武器袭击后,来截断他的退路……

就在于禁率部杀出,拦截张辽的同时,曹仁、曹洪的部队也开始行动了。

他们兄弟俩带着部下的数千兵马,早已潜伏在野外,等到张辽的大军出城之后,迅速向着下邳城发动了攻击。

尽管陈宫发现及时,迅速命令兵士关闭城门,但由于张辽、魏续、高顺带走了大批的精锐,负责守城的兵士已经不多,突然遭遇突袭,根本无法向平时一样组织起有效的防守。

吕布擅长马上作战,却不太懂得如何指挥守城,突来的袭击让他也一下乱了阵脚。

数次攻城无果,曹军这次终于有了破城的机会,兵士也是奋勇冲杀,很快就有人登上了城楼,开始斩杀守城的兵士。

陈宫意识到已经防守不住,赶忙催促着吕布撤离:“温侯,敌军袭击已经挡不住,赶紧撤退,争取从南门突围出去!”

“什么,突围?!”吕布没想到陈宫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提出这样的建议。

“敌军突袭城池,显然之前的回回炮阵地还有曹彰大营的火光都是迷惑我军的计策。张辽、高顺和魏续必定是遭到了曹彰军的埋伏,现在马超已经带兵登上城头。此时再不突围,一旦曹彰大军杀入城中,再想组织突围就来不及了!”陈宫着急地催促着吕布。

吕布也一下慌了神,他万万没想到,本来计划很好的夜袭,现在却给下邳带来了灭顶之灾……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三国:家父曹孟德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