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七一章 青龙渡外

而洪承畴麾下的巡哨之所以这么兴高采烈,是因为就在进驻柳林堡的这一天,洪承畴所部携带的那部分干粮已经耗尽了。

要不是洪承畴与王承恩等人素来治军严酷,而且标营选募的士卒又都是普通的贫苦农民,否则的话,即便是把他们都关在柳林堡之中,他们麾下的兵马恐怕也很难像现在这样,依然老老实实地整修什么城池。

五月十九日的傍晚时分,第一批一千五百担的军粮,通过数不清的羊皮筏子,从柳林堡对岸的陕西境内,渡过了这一段相对平缓的黄河水面,安全抵达了山西境内。

与此同时,洪承畴在堡内也接见了押运军粮前来柳林堡的马懋才麾下守备贺学勇、哨官千总毕烈英。

延绥镇监军御史马懋才,自从奉旨到任延绥镇之后,几乎没有插手过延绥镇的任何具体军务,根据皇帝的旨意,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在延安府城东南七十里外的甘泉峪屯垦上了。

这个在后世被称作南泥湾的地方,确实是隐藏在陕北群山之中的一块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

由于陕北民乱四起,马懋才募民屯垦的事业,进展得十分顺利。

他不光是把自己在安塞县庞大的三亲六故九族人口,全数迁入了甘泉峪,而且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还另外招募到了陕北流民四千三百多户,共计两万两千余人。

到了崇祯二年的四月,马懋才已经率领这些进入甘泉峪屯垦的陕北贫苦农民,在水源充沛、地势平缓但是杂草灌木丛生的甘泉峪,开垦出了十二万亩多的肥沃农田。

后世在南泥湾屯垦的那支军队,累计开垦出将近三十万亩农田,马懋才自然与那个赫赫有名的王将军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即使以甘泉峪现有的垦荒规模,也足够种出大量救命的粮食了。

特别是,马懋才坚决制止了那些迁入甘泉峪屯垦的陕北老农们执意种植小米、高粱的要求,而是全面推广种植高产的番薯、土豆和玉米。

与此同时,尽管甘泉峪的核心区域,具备种植一季水稻的条件,但是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马懋才还是忍住了在陕北种植水稻的冲动。

如今崇祯二年的甘泉峪垦区,春耕已经顺利结束,马懋才正带着麾下的监军标营一部,督促着新募的大量民壮,在延长、延川一带寻找和采掘武备院急需的猛火油。

因此,洪承畴派去延安府求见马懋才的使者,刚到延长就遇见了马懋才麾下的队伍,而且很快就见到了马懋才本人。

出身陕北安塞县的马懋才,对于陕北流贼流民的危害非常清楚,所以头脑十分清醒,没有这个时代多数文官身上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臭毛病。

听说陕西巡抚洪承畴带领陕军在山西剿贼乏粮,以至于无法发动对流贼的持续进攻,马懋才当即就答应为剿贼前线提供一批粮草。

五千担可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于如今的甘泉峪垦区来说,东挪西凑还是凑得出来的。

就这样,马懋才放下手头的猛火油采掘事务,快速赶回甘泉峪调集粮草物资。

由于运力有限,只能分期分批运送,而第一批物资,也在四天之后,终于运送到了吴堡,渡过了黄河。

并且趁着前几日下了雨,离石河里正好水量丰沛,送粮队伍直接沿着离石河东进,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将一千五百担粗粮,送到了柳林堡外的青龙渡。

与第一批粮草一同送来的,还有甘泉峪自己生产的五百颗简陋版的猛火油弹。

马懋才在延长等地收集到的猛火油,翻山越岭、跋涉千里,送到了通州武备院之后,经过简单地加热炼制和沉淀之后,去除杂质,提取更轻质更猛烈的猛火油,然后灌入陶罐封口,制成猛火油弹。

这个工艺十分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所以,当武备院的猛火油弹被定型量产之后,马懋才很快就被允许在甘泉峪以及延长等地自制猛火油弹,用来就近解决延绥镇乃至三边总督辖内各镇边军的猛火油弹供应问题。

毕竟,陕北延安府延长县出产的猛火油,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地送到京师,送进通州武备院的猛火油厂加工炼制,然后制成猛火油弹之后,再千里迢迢地送回西北的三边总督辖内各镇边军手中,实在是太耗时耗力了。

这一次,当洪承畴接见马懋才麾下守备贺学勇、哨官千总毕烈英的时候,听他们说,马懋才考虑到陕军抚标可能要强攻永宁州城和宁乡县城,所以还特地给陕军抚标赠送了一批自制的猛火油弹,当下大喜过望。

贺学勇与毕烈英带着马懋才麾下的延绥镇监军标营一部人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陕西巡抚开具的回执文书和洪承畴的书信,离开了柳林堡,乘坐着羊皮筏子,过河回到陕西那边去了。

而陕西巡抚洪承畴、总兵王承恩,则只留下数百人看守柳林堡这个后方基地,然后带着麾下主力三千人,也带着马懋才送来的第一批军粮和猛火油弹,开始缓缓地向数十里外的永宁州州城进发了。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