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翻过几个山,爬到灵山山腰的獐子坝附近,已近黄昏。斜斜的阳光射下,照在山间树丛,使人既温暖,又惬意。黄昏时候正是獐子出动的时候,两人顾不上休息,悄悄潜到獐子坝附近,坝子内虽是个大水塘,但水边长有芦苇,周围山坡长满茅草杂木,足有半人高,处处可见各种动物留下的粪便等物。两人虽蹑手蹑脚,仍听得一阵响动,附近草丛中的獐子早有感知,跑得比兔子还快,从茅草间一闪而过,哪容人近身。獐子生性胆小,感觉极为灵敏,时时将两耳直立,一有风吹草动,便躲得无影无踪,是以要想靠近了捉一只獐子,绝非易事。两人在草丛中躲了半天,连个獐子影儿都未能见着,天色渐黑,蚊虫嗡嗡,聚成一团,轮番叮咬,哪里还能在草丛中呆得下去。两人只好钻出来,到山腰间村民们秋末时围猎时所盖的简陋木屋中去休息,点燃一大堆柴火,木屋的屋顶上吊了一小包东西,那是村民特意挂上去的晒干的艾蒿。宝丁取下来,又将自己包里带来的挂上屋顶。凡在山间野外,艾叶这东西是绝少不了的,用是驱蚊去虫的良方。在这个地方,有一个不成俗的约定。在野外的村民随身都会带上艾叶,若遇上山间有村民搭的无人看管,与人方便的简陋小棚,便把棚内挂着的艾叶取下来用,将自己身上带的新鲜的挂上去,以便以后来此借宿的人使用。因艾叶放得久了,渐渐风化,便要失去原有的功效,所以要将屋内的用掉,悬上新的。宝丁将它揉成一团,用火引燃后,再将明火熄了,捂在火堆旁边。艾团便升起冉冉的轻烟,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正是这股轻烟在木屋中飘散,蚊虫鼠蛇便会闻之远避。两人又取出干粮面饼,饱餐了一顿,将火烧得大些,在屋内找了两块木板,便在夜间百虫争鸣的叫声中睡下。
第二天天还未亮,两人就起爬起来,先找了些新鲜艾草,把叶子上的汁液揉些出来,抹在脸上腿上,以防蚊虫叮咬。这一次却学乖了,不在草丛中呆着,在山坡上找了两棵稍大的树,爬了上去。静静蹲守。
天渐渐亮了。山间鸟鸣声一片,山风吹拂,无比清新。坝子边立时就热闹起来。树下时有兔子跑过,树尖尖上时时飞来小鸟,如耍绝技般站在树枝最细的尖尖上,随风摇荡,在晨光中发出一两声悦耳的鸣叫。因为在树上,自然看得远一些。就看见有三四獐子在草丛间露出了尖尖立着的两个耳朵和灰黄色的身子。却离两人甚远。只听得见獐子弄出的水响。
獐子活动有会循一定的线路,一般不会随便改变。两人蹲守在树上,就是希望能看到树的附近有獐子活动,从而在它出没的地方挖洞设夹捕捉。獐子又善游水,仅凭二人,休想能靠近并逮得到一只獐子,况且五月树森茂盛,不似九十月间草木枯萎时宽阔,用套索肯定不行,只有挖出陷井或用兽夹,以侥幸捕得。
眼见太阳渐渐升起,离二人较远的地方都已有几群獐子出没。宝丁有些耐不住了。东福在另一棵树上冲他摆摆手,示意不要弄出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