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幅让人无比痛苦的作品。
油画的色彩仿佛燃烧着的火焰。
没有喝骂,没有鞭笞,可你无需接触就能感受到火焰所带来的炙烤身体的痛苦。
这种火焰是由一个人的感官所产生的,像是闪电击穿了空气,隔空点燃了几米之外的树木。
它燃烧在一个人的心里,从内而外的将一个人烤熟烤透。
愤怒纠缠着愤怒。
哀伤编织着哀伤。
痛苦笼罩着痛苦。
……
所有的这些融合在一起,最终——
绝望滋养着绝望。
陈生林终于在这一刻,看清了坐椅上男人的脸,他在光明的审判和黑暗撕扯下,所流露出的痛苦的脸。
他的身体以被用来祭祀的牲畜般的姿态,颓然的瘫软在椅子上,仿佛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抵抗。
这样的身体姿态,让观众会觉得,那不再是一个还在活着,还在呼吸的人。
那是一个已经死掉了的人。
这让陈生林想到了名画《奥菲莉娅》。
它和《马拉之死》齐名,都是世界艺术史上最着名的关于死亡的名画之一,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奥菲莉娅是谋害老国王的御前大臣的女儿,也是王子哈姆雷特所喜欢的女孩。
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刺死了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知道这件事后,生了重病,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四处游荡,最终在痛苦的挣扎后,跳入水中选择了死亡。
按照莎士比亚原文的描写——“奥菲莉亚的身体舒展而平静,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随着水波漂荡,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
拉菲尔前派的代表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作品《奥菲莉亚》,便是取材于这幅作品。
陈生林曾在英国的泰勒美术馆中,见过这幅画的真迹。
眼前瘫躺于座椅上的男人,他的身体姿态有着和奥菲莉亚完全相似的舒展。奥菲莉亚无力的躺在河水里,整个身体被溪流所托起,而画中的男人无力的躺在椅子上,整个人被椅子所托起。
但他的脸色却丝毫没有在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笔下,奥菲莉亚在溪流中哼着歌,面色平静的迎接死亡的平整、庄重、从容和超脱。
在陈生林的心中。
男人不是在迎接死亡,走向死亡,而是在被死亡所抓住。
他的脸完全扭曲成一团,眉头皱在一起。
额角的血管的扭曲而青筋跳动,他在这一刻死去,而画家凝固住了濒死的一刹那,面色肌肉间所残留的惊慌与恐惧——恐惧阴郁而深沉,像是化作了蛆虫在面皮下爬动,啮咬着一个人的脸庞,也啮咬着一个人的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