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李原没有到来的那个时代,公元前200年至前199年,西汉与匈奴围绕着北方边疆,开始了一系列的争夺激战,最终以匈奴人兵围白登,刘邦兵败而告终,而这一次,秦国与匈奴之间的导火索,则是因白羊部落而起。
匈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全民皆兵,冒顿一声令下,整个草原部落齐齐响应的话,控弦之士估计可以出动约三十余万人。
这个数字已经比历史上的四十万少了十万人,而少了的十万人正是一年前,燕北之战中匈奴损失的兵力数量。
为了对付匈奴,历史上的西汉,整整休养生息了三十余年,才始积蓄起了大所需要的战马、铠甲还有足够的精兵强将,不过,李原麾下的新秦可不是刘邦建立的那个老弱的大汉,统一关东之战,并没有消耗过多的秦国力量,相反的,随着一个个有名将领的归降,秦军之中将星云集,士卒更是战意炽烈。
与只有军事一只脚走路的匈奴人相比,秦国的优势,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中原地带已经步入铁器时代,先进科技的应用、还有小麦、稻谷等高产农作物的普遍推广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同时,政治外交上的博奕,匈奴说动大月支人投靠,秦国当然也还以颜色,这是大国的泱泱气度。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其实就是谁的拳头硬,谁的力量大,谁就占得先机。什么先礼后兵,什么口头上的,其实统统都不需要。
弱者永远只能被人欺负,而只有强者才能笑傲江湖。
要战便战。
既然已经和匈奴撕破了脸皮,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全方位的压制,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先打落下来。
这是李原一直奉行的主张。匈奴人,既然准备好了要做大秦的敌人,那么就必须承受因此而带来的困难。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孤立你想要打击的最大的敌人。
这是共和国的太祖语录里面,对自己一方能够最终获得胜利的自评。李原虽然没有携带什么金手指,但他所拥有的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有对这个时代未来发展走向的熟谙,就是秦国最为可靠的依赖。
匈奴。
这个让西欧人以“”来形容的民族,必将被秦军所击败,在盖藏城的风雪中,万千秦军将卒就是李原的左膀右臂。大秦治下的二千万百姓也会同心戳力,共同为击败匈奴人而献出力量。
二千万人口。
这是秦国有傅籍登记在册的人丁数目,其中户数约为五十二万余户,这个数量比起历史上的汉初一千五百万、三十七万户的统计数字已经增加了不少,而增加的部分,就主要来自于关中和巴蜀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