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是这样啊?
卫子夫轻掩嘴角。
儿啊,干的好!
刘彻一动不动的看着小刘据。
眼中疑虑尽消,转而升起一阵骄傲!
就说朕的种不会差!
果然!是教育方法有问题!
刘彻嘴角的带笑,扬了扬袍袖,对霍去病道:
“事情就像你表弟说的那样。”
“其实明朝的格局很容易看清。”
“不要管什么君王、大臣,什么文官武官。”
“跳出这种视角用更高的视角去看。”
“大明皇帝与大明外庭的根本冲突就是分封与集权的冲突。”
“天幕中的历史证明了,只要集权程度越高,高风险的夺权策略就越受青睐。”
“武宗南巡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刘彻看向小刘据,认真道:
“一大群官员叩门,内阁九卿会事先对此事毫不知情?”
“他们只是基于对朱厚照行为的不满所以纵容甚至支持这群官员群谏!”
“而朱厚照本身的意志与权力就决定了他并不在意官员劝谏,更何况只是一群中下层官员而已。”
“明朝在言论上的态度很开明,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一开始也许劝谏,但后面未免不是以势压人。”
刘彻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再后来,并未事先参与的官员在得知此事后,也有可能趁机附议,以免被同僚排挤并趁机谋利。”
“结果就爆发了如此巨大规模的群谏。”
“据儿,你觉得皇帝此时应不应该让?”
说着说着,刘彻最后又来了一次试探。
让?还是不让?
小刘据歪着头。
“让不让?为什么要纠结这个事呢?”
“皇帝去做自己一开始就要做的事不就可以了吗?”
“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刘彻看着小刘据,随即伸手抱起。
“据儿,类己。”
……
【宁王造反这个事基本根源就是起于朱棣。】
【靖难之役,朱棣养赖十七弟宁王朱权的力量。】
【而朱棣得了天下后,自然就此一时彼一时,也大起削藩手段。】
【于是朱权的封地从北方军事重镇大宁迁至江西南昌,其他藩王的势力也被一削再削,各自受着地方政府的严密监管。】
【但“祖宗成法”总难被彻底废除,藩王还是有着一定的权力和武装。】
【宁王的爵位也就三传到了朱宸濠这里。】
【如果说朱棣起兵是对朱允炆削藩政策的一种“自卫”行为,并非平日里就有多少图谋,所以很容易赢得同情。】
【宁王则是处心积虑太多年,反相简直就写在脸上,以致有责任担当的大臣会连番上疏检举,在野而不愿蹚浑水的文士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在反叛的当天,宁王就杀死不依附自己的江西巡抚孙燧和按察司副使许逵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