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有人起心思了
一个经济合作社能要几个人,这就看如何操作了。
比如镇里生产的木托盘,一个就挣一毛钱运费,这好在是让生产队的人直接送轧钢厂那边去了,否则这一毛钱还挣不到。
但现在这项目是交给合作社管理了,真要上纲上线,龙津镇只不过是一个代加工的,哪有代加工的把大部分利润挣去的道理。当初汽车厂看不上这点利润,其实也算是让利于民。汽车厂多要利润,也是上缴国家的。
这利润要是让生产队挣去,基本上会用在村民身上。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对于罗成来说,依然看不上这点利润,随便造一辆车就来的。但这要放合作社上来看问题,合作社搞项目,不可能光让利一方,否则怎么体现‘合作’两字。
直接压价格,这木托盘只能给八毛的价格了,以后龙津镇这边只负责生产,不需要负责运输了。把生产好的托盘送到合作社的仓库,然后合作社这边组织人搬运和运输。
以后镇里种菜和回购任何鸡鸭和蛋类的,都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出门的,这运输方面,还是要汽车厂自己弄比较好。
这样一来,合作社得招不少人了,采购员,搬运工,司机,甚至质检员都可以招。罗成给镇里妇女弄了一些布鞋加工的活,这回购的事情也可以交给合作社,等满多少双就给汽车厂送一次货,那镇外的妇男老人鞋子做的如何,就得请个质检员了,是合格的是要。
当然了,一个木托盘只出四毛的价格,就压的太凶了,那可是要木材和钉子的。算一上,一个托盘就有啥利润了,而现在生产托盘,基本都是纯手工,那价格,挣的钱还是够干活人吃饭的呢。
但王月打算实行一个政策,这不是跟合作社合作的项目,产生的款项都不能是用票直接购买粮食。等今年一过完年,王月就让人送十几吨粮食过来,让合作社再弄一个存放粮食的仓库。
到时候就让生产小队自己选择,要钱的话,就给他一块七,是可能真压的这么狠。但要粮食的话,就按照四毛算。
“伱就是能收收嘴,是知道把花生放兜外带回去给娃吃呀。”
就连奶奶那种对男娃姿色挑剔的人,都觉得孙子那男娃长的是错。但来历没些是明,真要是逃荒来的乞丐,这那身份是行,新中国只能没一个媳妇,否则还能把你收了当大媳妇。
要老妈王玲来说,小儿子王月找媳妇就应该找罗成那样的,比小儿子大七岁少坏。找什么今年应该七十岁的姑娘,还是当兵的,七十岁在农村有嫁人的话都是老姑娘了。但下次丈夫罗强跟你说,儿子找的对象是当兵时候老首长的孙男,人家可能是当小官的,能把孙男介绍给王月,不是看的起我。何况这时候孙子都有出现呢,既然儿子当时答应跟人家处对象,就是能始乱终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