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嘉靖末期,佛郎机炮已经成为明军的主力装备之一。
“几百斤的佛朗机炮啊!”张焘点了点头,说道:“水师用的较少,多在陆军手中。某估摸着,能有个五六十门吧!”
说完,他疑惑地看着郭大靖,问道:“你想用它武装部队?某觉得几百斤的佛朗机炮射程太短,难以抵挡建虏的铁骑冲击。”
中小型的佛朗机炮,射速快,但射程短,可能刚打上一炮,敌人的骑兵已经冲到眼前了。
千斤重的又太笨重,运输、架设、调整等很是不便。
但郭大靖是想用于防御,佛朗机炮发射霰…弹,专打冲锋的步兵,总相当于十几杆火枪吧?
而且,抵挡骑兵冲击当然要有条件,比较拒马、武钢车之类的阻挡。
“明年可能会用到,也不一定,到时候再说。”郭大靖模棱两可,心里却已经决定向毛文龙提出请求,调拔个二三十门,还要加上操炮的炮手。
张焘也不细问,反正他已经说了自己的意见,郭大靖作战如何布置,他不想插手太深。
郭大靖已经看过水师的大船,认为安放千斤红夷大炮的话,顶多也就能放六到八门,可见船只的大小。
在黄海、渤海,东江镇的水师能够称雄。要去南海,与那些装载着十几门、二三十门火炮的海船相比,可就不够看了。
当然,打建虏是足够了。这也是东江镇能够在劣势下能够与建虏周旋的主要原因,打不过就上船跑到海上。
袭扰建虏和煽惑辽民逃亡,是东江镇最主要的手段。但畏于建虏骑兵的战力和机动性,却也不敢过于深入。
同时,东江镇与其他明军都有一个弱点,越是兵力多的作战,获胜的概率越小。
这可能涉及到指挥问题,但郭大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各部战力不一,作战意志强弱不同。
比如历史上最著名的松锦会战,有未战先逃的,有一触即溃的,致使整个战局不可收拾。
正是有鉴于此,郭大靖对于东江镇各部的支援,还是心有疑虑。别到时候帮不忙,倒是添乱。
张焘陪着郭大靖走下舰船,脸上还有些许的得意。水师在规模上确实有让他自傲的资本,尽管郭大靖认为已经落后。
码头上正有一艘船停靠,从跳板上下来数人,神态甚为倨傲。
“是沈太爷。”张焘低声给郭大靖做着介绍,“长得很凶的那个,咱们过去见个礼吧!”
沈世魁,商贾出身,因为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而成了毛文龙的岳父,成为岛上军民都称呼的“沈太爷”。
郭大靖点了点头,跟在张焘身旁走了过去。
“见过沈太爷。”张焘走到近前,笑着躬身施礼。
沈世魁点了点头,脸上挤出几分笑容,把目光转向郭大靖,略有迷惑。
“郭大靖见过沈太爷。”郭大靖不用张焘介绍,便自报家门,躬身施礼。
沈世魁眼睛一亮,笑容更盛了几分,说道:“郭将军啊,武勇无双,某闻名已久,不想今日得见。”
“沈太爷过奖了。”郭大靖笑了笑,说道:“若说闻名,在下初至皮岛,尚是无名小卒,便知沈太爷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