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军和汉人世侯当然不会坐视逃亡。他们一面派人监视村落和交通要道,一面派兵袭击前来接应的船只。只不过防住一时易,防住一时难,仍然有不少难民走偏僻小道逃往到海边。至于派兵攻打接应的船只,更是徒劳无功。在长达数千里海岸线有无数的河汊海港,那些接应的船只行踪飘忽不定,且并不靠岸,而是派小艇载人上船,一有风吹草动便驶向外海。蒙军没有水军,便令汉军世侯肃清海岸。依令出击的李璮等汉军世侯的水军不仅没有追击到那些船只,反倒被游弋的宋军水军打得溃不成军,在损失了数十只战船之后,只得老老实实龟缩在军港中不敢出海。
蒙古人的海上力量比之宋军称之为弱小并不为过。当下宋军虽然在陆地上节节败退,在野战中更是一败涂地,但在海上却可以吊打蒙军。所谓“南船北马”,北方人本就不擅水战,加上李璮等汉军世侯船只总数不过数百艘,且小船居多,船只更多起着运输作用。反观宋军沿海的水军有数千船只,其中有不少战船和大海船。除了装备外,宋军水兵的作战经验和航海技巧上也更胜一筹,可以轻松碾压蒙古水上力量。
早在余柱到来之前,李开鹏便通过朝中枢密院高官牵线,与沿海制置司下设的水军联得了联系,帮助从北方运输难民到舟山。这些水军将领本就有抗击蒙古人的职责,如今又拿了霹雳军的银子,可谓“搂草打兔子两不误”,那里会不愿意?一来二往之后双方便熟络起来。占领基隆后,招募的流民将直接运送到流求,出于保密需要用流求公司自有船只。但招募蒙古占领区汉民的海上运输,仍由宋军水军在北方沿海提供护航。当然,这种护航保护自然要付不少的银子给沿海制置司的官员和水军将领。
廖泥鳅十分眼馋官军的大海船,也苦于缺乏有经验的水手。当下不管是远洋探索还是海军建设,都急需要这大船和水手。基隆之战用的那十艘海船虽然够大,却是商船改装而来,不管是航速还是操控与战船还是有较大差距。而新建战船的周期十分漫长,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造不出来,这还是以李开鹏提前聘请了造船工匠,购买了造船工具和大量木材为前提的。话说流求岛上的木材虽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木材都可以用来造船,即便是良木也需要经阴干防虫等谁诸多工序后,才能用于造船。
余柱带来水军营士兵并不熟悉远洋航行,在海上作战方面也是新手,虽然假以时日他们会成为合格海军士兵,但那得至少得一年之后了。幸好李开鹏前期招募的流民中有不少曾经在海上讨生活的渔民和海盗,正是他们操船才得以顺利航行至基隆。占领基隆后,廖泥鳅又从被俘的海盗中挑选了轻罪二百名海盗充作水手,又从新募的流民中遴选了几百名水手,这才保证了正常的训练和护航和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