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指的是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由明成祖朱棣亲自组建,乃明军中最精锐的野战军,战力雄冠全国,数次随同明成祖北征残元势力,威名远播。
然而,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几乎让三大营的精锐死伤殆尽,从此一蹶不振,后来,一代名臣于谦从三大营中挑选出一部分兵卒重新组建了十团营,等到了弘治时期,十团营增加到十二团营。
正德时期,武宗征调边军四万入京操练,废十二团营,组建东官厅和西官厅,由佞臣江彬担任团练统领。然而嘉靖登基之初,江彬被擒杀,随即摆练团营,四万边军尽数遣回了原籍,恢复了十二团营的旧制,由武勋负责统率各营。
不过俺答围城后,嘉靖终于认识到由旧武勋家族把持的十二团营就是一群土鸡瓦狗,屁用都不顶,于是现在便打算恢复明初三大营的建制,重现这支铁血雄师的荣光。
嘉靖和徐晋君臣二人卿了半个时辰,终于大致敲定了重建三大营的方案,便让尚膳监传午饭,君臣二人便在养心殿中~共进午膳,一边继续闲聊。
皇上请臣子吃饭,无疑是臣子莫大的荣耀,但也不是多大的事,毕竟这种事并不鲜见,譬如弘治帝便经常请李东阳谢迁这些阁臣吃饭,正德帝干脆就住在豹房里,跟一帮心腹吃吃喝喝,遛鸡斗狗看大戏。
“徐卿,你那个设立讲武堂的想法不错,朕觉得可以推行,嗯,这件事就交给你这个兵部尚书去办了!”朱厚熜一边吃饭一边喜滋滋地道。
原来徐晋刚才与嘉靖讨论如何恢复三大营时,提出了设立讲武堂的想法,所谓的讲武堂,其实就是后世的黄埔军校。徐晋把军校这一套搬到大明来,就是想借鉴后世的经验,以这种方法来为大明培养优秀的将领。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批量“生产”出合格的将领,又能防止统军的元帅拥兵独大。因为以后各军的将领都将从讲武堂中产生,自然就少了各种裙带关系,以后大家论资历都只会提是讲武堂第XX期的学员,而不是谁是哪个元帅带出来的。
另外,讲武堂将由皇帝挂名担任校长,以后讲武堂出来的将领都是天子门生,自然而然便提高了将领忠君爱国思想。所以,朱厚熜对设立讲武常这个设想赞不绝口,几乎要举双手双脚赞成。
“臣领旨!”徐晋爽快地道。
讲武堂一旦建立,嘉靖是正校长,他这个兵部尚书自然就是第一任的副校长了,正职通常只是挂名,副职才是真正干活的那个,所以不久的将来,徐晋的学生将遍布三军了。
这时,朱厚熜端起茶杯漱了漱口道:“徐卿,你的老泰山和大舅子均是武功高强之辈,上次又在慈宁宫立下大功,朕便想封他们为锦衣卫百户,可是他们婉拒了,估计是瞧不上眼。
到时讲武堂若建成,徐卿可否劝他们出任教头?至于三枪就算了,这小子打算明年参加武举,假如有本事拿下三鼎甲,朕便封他一个参将。”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锦衣卫是皇帝亲军之一,权力大油水足,但名声却不是很好,估计老仗人和大舅子真的瞧不上眼,但如果在讲武堂中~出任教头,他们或许会愿意。而且,老仗人和大舅子若是在讲武堂中任职,自然得把家眷接到京城居住,如此一来,倒是免了小婉思念亲人之苦,估计这妮子会十万个支持,于是道:“那臣回去探一探老仗人和大舅子的口风吧!”
嘉靖点了点头,沉声道:“对了,俺答可以迟一些再收拾,但是王直这反贼必须尽快剿灭,以免其日渐坐大。朕本来想派绍兴卫指挥使冯国清率水师平叛的,但现在有徐卿,自然是徐卿挂帅十拿九稳,所以明年开春之后,恐怕又要辛苦徐卿出海一趟了。”
“当初让王直担任东洋都护府都护,确是臣的疏忽,臣自当亲自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徐晋沉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嘉靖颔首道:“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徐卿这次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徐晋点了点头,不过心里却是有个疑问,王直父子是深知自己的手段的,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造反呢,而且根据严嵩当初在皇上面前的陈词,王直父子的表现也太过嚣张霸道了,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皇上,臣有个请求!”徐晋忽然道。
“讲来!”
“正所谓师出必有名,王直父子造反之事,国子监司业严嵩是当事人,所以臣若率师平叛,最好还是让严嵩随行,到时臣便可理直气壮地当面诘问王直父子。”
朱厚熜闻言爽快地道:“准了,徐卿最好把这对反复无常的父子活捉回京,朕要面斥之,然后再处以极刑,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