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亲王府大排筵宴,欢迎一众达官贵人。
今日济王大婚,太后派八百金甲卫和皇室仪仗,规格不亚九锡。场面之盛大,溢于言表。总而言之,这场婚礼是最近二十九年来,洛阳城里最盛大的婚礼。想二十九年前, 唐皇后为万隆帝迎娶陈美人,也是这般阵仗,可惜万隆帝还是不领情。
虽然济王殿下脑子不大灵光,可他并没傻透,他知道今天日子特殊,所以骑在马上一直绷着个脸, 倒也有几分威严。只是他那远超常人的瞳距,无法掩饰他的智力缺陷。连文盲率超高的梁朝百姓,都看得出这一点。至于后世为何会出现那种超宽眼距的电影、插图, 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事怪必有妖。
亲王娶正妃,是不是一定锣鼓喧天仪仗威武?
其实也未必,比如相王赵顼、郑王赵篆,他们的婚礼都是极低调的。那么今天搞得如此隆重,所谓哪般?
还不都是曹玉簪的意思。她说,赵纯是这批皇子中最后一个娶正妃的,哀家作为皇长嫂,有责任让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曹玉簪是垂帘太后,而她的一些小动作,贤王和康王都懒得管,所以一些超出礼法的事,只要曹玉簪一句话就能实现。若有人提出异议, 她最多说一句:哀家知道错了,下不为例。
别人还能把她怎么样呢?
此时礼部、工部等非军事部门, 早已在曹玉簪掌握之中。
她如此表现, 当然不是好心泛滥。而且之前党争时期, 赵准还拿赵纯当大炮使唤抨击曹玉簪。那么曹玉簪的“妖”在哪呢?
苏御估计, 明天各大报社一定会发表文章,高度赞扬太后之大度,由曹娘娘垂帘听政,我大梁朝一定会蒸蒸日上。云云。
用老黄的话说:小寡妇就是在整景儿。
婚礼在王殿进行,大殿正中首席空缺,因为那是给万隆皇帝和唐皇后准备的。若曹太后驾到,倒是可以坐上去,可她没来。
次席上坐着公孙太妃、太长公主、贤王府薛妃、康王府梁妃、荆国公太妃(孟丹青母亲安喜公主赵鸣枝)等老一辈。三席上有诸亲王妃、国公妃、公主、大城郡主;四席上有诸郡主、郡王妃、三门阀公子妃。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在南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梁朝却是传统惯例。
庚王赵准领衔诸王侯坐在对面,大殿内秩序井然,气派非凡。
亲王婚事礼仪繁琐,不此赘述,只道坐在那里并不舒服。有那体质稍弱的,早已累得腰酸背痛,却又不好破坏这般好气氛。
见独子大婚,又见王妃端庄,公孙太妃喜极而泣, 一群老婆娘一旁劝慰。
钟鸣几声,酒肉端来, 宴席开始,大家终于放松。
刚才大殿内庄严肃穆,极安静,可后来三杯酒下肚,鲁山郡王赵晃等人的嗓门就高了起来。在这喜庆的日子,也没有人会因为热闹而恼火,不久后大殿里就好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