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摔倒在地。
“起来。”
“对不起,练了这么久,我还是,一招都接不下,虽然都是同一招,同一个位置。”
“敌人会听你的对不起?还是,敌人会给你这么多机会重来?”
“都不会……”
“你知道,为什么练了这么多次,相同的招式,你一直接不下吗?哪怕我出手的速度你看得清清楚楚。”
“孩儿知道,力气。”
“那你且说说,你的力量比之爹爹如何?”
“就像,雨珠和大海。”
“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同我锋芒相对,明知力量差距过大,还硬着头皮迎上?”
“因为……孩儿说不上来。”
“本能,那是因为,当我们面对砍来的刀剑时,第一个本能反应是躲开,那已经躲不开了怎么办,自然是起手格挡,那挡不下怎么办。”
“挡不下……”
“自然是凉透了。”
“……”
“判力、错力、卸力,直至借力,才是以弱胜强的诀窍。”
“判力、错力、卸力、借力?”
“嗯,其中,判放在最前,自然尤为重要,判是决定错力、卸力和借力是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你且看我这一手。”
竹枪直刺,穿石成洞。
“此力如何?”
“强。”
“孩子,力自然分强弱,但你若想错力、卸力乃至借力,需知何力为锐,何力为宏,何力为刚,何力为柔。”
“锐,宏,刚,柔?”
“是的,锐力不可当,刚力不可卸,只可错,你刺我试试。”
孩童认真地持枪刺出,直取其父亲的胸膛。
“爹爹你……”
“我刚才小指上的力道,连一颗鸡蛋都敲不破,但,我只要找准位置,却能将你刺来的枪,打偏,偏了,便是错,而你再想,若我用刚才的力道,用小指抵住你的枪尖,我会看到自己的小指飞出去。”
“那爹爹,爹爹,这是错力,卸力又如何做呢?”
“卸力,自然是应对宏力和柔力了,你且看那片竹林。”
枪疾旋,枪影成圈,忽而一落,枪身敲击大地,若惊涛拍岸,风声四起,穿林而过,竹子摇曳片刻,落了些叶,却也安然无恙。
“爹爹,我好像明白了,卸力,便是要顺着力摇摆,在摇摆之间,将击打在身上的力量一点点卸掉,那,那,借力呢?”
“借,借就厉害了,借可是无所不能的。”
“啊,这么厉害啊。”
“不信,你再刺我试试。”
孩童点点头,听话地将枪刺了出去。
“爹爹,疼疼。”
“怎么样,有没有盖特到那个感觉。”
“有,有,就是爹爹你刺我的时候,我乘势抓住爹爹的武器,再顺着爹爹力道的方向同样使力,以拳或脚击打爹爹的空当处,这样便相当于我用我的力量加上爹爹你的力量,打在了爹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