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尤为苛刻,由于相隔的历史年代久远,很难具体去考证某件古董的来历,现在专家们一般从纸张、题跋、印章、装裱、墨迹等等方面,来考证一幅画究竟是不是真的。
历代名人的题跋和印章,能够表示出某幅画的传承,而纸张、装裱等能够表示出一幅画的年代,当初李君昊用了古墨、古绢纸,模仿前朝题跋印章的同时,还从一幅品相一般的书画上拆下卷轴木柄,用在了自己模仿的这幅画上面。
不知后来是怎样,竟然被当成了是《清明上河图》真迹,继续被人们留题跋纪念,一直传承到今天。
鲍老师傅以前没在意这些小细节,人们都认为紫禁城博物院里的那幅《清明上河图》是真迹,久而久之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也就没人去猜测它究竟是真是假了。
此刻留心观察李君昊讲述的地方,确实找到了那户用青花瓷瓷器碗碟吃饭的那户人家,在大元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青花纹案的瓷器,可并不受人重视,真正普及开来的年代是在元明时期,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看在眼中就显得格外刺眼了。
能够一口断定这幅画真假的方面,当然就是说书人手中的画本《三国演义》,只要出现这本书,就能断定它是后人临摹的无疑,因为南唐汴京不可能出现这本后人所写的书。
但鲍老师傅翻来看去,也没发现书上面有字,于是拿着局部照片,询问李君昊说:“你怎么知道上面写着《三国演义》?”
由于那位官员身上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衣服,他已经不敢再大声断言这就是真画,失去了争辩的底气,虽说只是一个小细节,可对于文物鉴定而言,许多物品都是败在小细节上。
很想直接告诉他,这幅画是自己画出来的,当然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不过这件事太过于诡异,李君昊接过照片后看了看,纳闷于自己当年用发丝写的小字,居然变成了一团墨点,“三国演义”这四个字被涂掉了。
忽然想到什么,顿时面露恍然神色,如果画上留下这四个字,足以说明这是幅赝品,而被涂掉后假如没见过真画,很有可能被当成真迹来对待,猜测是被有心人给遮掩掉了,这样一来人们鉴定时候,自然不会注意到它,真迹和临摹赝品的价格,相差百倍都不止。
刚刚告诉说上面写着“三国演义”,现在变成了完全没有根据的话,随口扯了个谎,告诉说:“我家祖上收藏过这幅画,那条消息一直流传到我这一代,花满楼曾经是我家祖上的产业,见到这个名字时候我就记起来了。
据说原画上,那栋酒楼的位置原本是一座胭脂水粉店,瞧见这上面留的印章没,它是我先祖使用过的印,和我名字相同......李留仙。”
当年画完这幅画后,身为作画人的李君昊,自然要留下自己的印章,旁边还提了一句诗词: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