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其实最优先考虑的应该就是情报。
一支全副武装而且战斗力精悍的部队,说不定就会因为情报的失误,误入敌人的埋伏圈,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些手段和自身战斗力是武关的,比如火攻,比如水攻什么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乞丐兵都可以完胜一支精锐部队,这是情报不对称造成的结果,在古代的战役之中,若是沒有斥候这玩意,那么整支军队都是瞎子和聋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敌军给带到特定的某个区域里面,等待着全军覆沒的下场。
海上是情报系统最封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要知道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几乎不可能,大海是那么的宽广,是那么的单调,派出去当斥候的船只,到头來能不能找回原本的队伍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題。
故而大海航船,最好走固定的航线,如此就算派人出去,只要是在这条航线上,要找到大部队还是很容易的,若不走航线,那么在海战期间,大部队很容易会遇到遭遇战,而且是突然遇到的情况。
所以说,海战是最考验指挥官指挥能力,以及船支水准的战斗。
孙权麾下的船坞,造船技术自然沒办法和刘铭的相比,在这方面,他们已经是在下风,遭遇战中孙权军的船只比刘铭军的船只低三四个等级,这就意味着先不考虑水兵的战斗力,也不考虑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只说在大海只说穿梭航行的能力,孙权军就处于弱势。
这也是,黄盖为什么一开始就想方设法,把刘铭军的战船固定住的原因,若这些战船真正航行起來,黄盖占不到任何便宜。
只是黄盖还是不知道,还有一支部队,参加了这场战斗,哪怕孙权怎么调查,只怕也不会知道,刘铭把一座船坞放置在了倭岛那边,在那里,他训练了一批秘密的水军,就等待着这次战争的到來。
情报的失误,使得黄盖被前后夹击;就船只的战斗水平而言,刘铭这边的水军有着弹道学的基础,而且还演练了很久,每一发炮弹都能够差不多打到目标,黄盖这边却沒办法,毕竟他们也沒有好的火炮和炮弹。
哪怕是说双方指挥官的素质问題,甘宁好歹也是东吴中后期的大将,而黄盖或许是名将,如今却也是老了,不复巅峰之勇,再则甘宁使用的也不是什么固定的武器,反而专门学习奇门兵器,腰间的锁链平时看似是装饰品,实际上却也是他的主要武器之一。
于是,黄盖不仅在力气和战斗力上,略有不足,只说甘宁猛地抽出锁链发动袭击,却也占足了‘奇’字一道,果断俘虏了黄盖。
剩下的船只,除了主战的船只以外,大部分都是运兵船。
可以看出,东吴是铁了心要占领夷州和崖州,不过如今,却是给夷州送來了二万多的劳动力,修桥铺路,开山挖矿,开荒种田什么的,好歹多了一些人手,若是挨到了战争结束,孙权灭亡,说不定还能够直接多出二万顺民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