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储盐,大多就是用陶罐密封起来储存,但罐子也是有数的,不可能都用来装盐,且用量少,一下买太多也不划算。
所以在古代,有条件能大规模储盐的,就只有盐场和官仓了。
这得亏是在古代,食盐具有价格贵、储存不易等特点,这才使得大规模的倾销有了可能。
要是在后世的话,几块钱一包的盐,会让倾销成为了痴人说梦,这时候就该用谣言来引发挤兑了。
绍明八年,公约953年,七月初,阳苴咩城的居民早就在等着天黑了,各家的丁壮健妇手中,也都拿着准备好的瓶瓶罐罐。
所有人脸上都有些神神秘秘的,因为他们不约而同的收到了一个消息。
有一位很神秘但很有能量的大人物弄到了一批精盐,为了给家中病重老母积阴德,所以愿意以不到官盐价格五成卖给国中的贫苦人。
当然,这是私盐,肯定是要背着人的,因此只在天黑之后才会有销售。
而此时的阳苴咩城及周围城镇,还处于一个权力真空之中,因为国王段思聪,清平官高方等都已经去往善阐府了,这就使得锦衣亲卫可以从容收买和渗透。
更重要的是,有了阿吒力派中上层僧官的悄悄支持,这个计划,可以得到更完美的实施。
于是,阳苴咩城的百姓,在黑暗的光线中,第一次非常便宜的买到了相当多的食盐。
每家每户都把自己能拿出来的钱(贝币),都换成了装满了所有瓶瓶罐罐的宝贵食盐。
同时,从寺庙和其他途径得到大量廉价盐然后售卖出去的大族、马帮豪商们,也赚取了大量的钱财。
只不过,他们得到的这些钱财,全部都是贝币。
然而七八天后,惊悚的一幕就来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如同海啸一般的稍劣质贝币,铺天盖地的涌入了阳苴咩城。
更有不知道哪里来的人,用这些贝币疯狂的购买生活必须的米粮。
三天之内,他们就将阳苴咩城的粮店扫了个精光,开始还有地方大族趁机售卖陈粮,但是卖着卖着,他们发现对方的贝币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多到他们都有些心慌。
市场上的粮价,开始呼啸着就往高点奔去,而百姓们刚刚买了大量的盐,基本都没留多少买粮的钱,但粮价已经飙升到了他们看不懂的地步。
原本能买十天粮的钱,现在只能买到一顿,恐慌开始四处蔓延,迅速从小门小户冲击到了大量的大族豪商。
所有人的财产,都在经历莫名其妙的贬值,只分是贬的多与少。
十天之后,阳苴咩城已经没人敢收贝币了。
而恢复到以物易物之后,囤积了粮食的大族,竟然给出了一斤盐换两斤粮这种近乎抢劫的价格。
于是,沸腾的民情,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开始扩大,阳苴咩城及周边城镇,很快就开始出现了抢米的风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