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周日加班黄鹰就头疼,摆摆手道:“请白处长继续说底线。”
“第二,经历大爆炸的榆达集团面临崩溃边缘,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弥补亏损逐步走出低谷,这此过程中集团、化工厂都要做本分的企业,把全部精力用于生产经营,不准任何形式的扩张、收购、担保、联保等资本运作方式!”
说到这里白钰嘴角含着冷笑,“各位,本人在京都大学读研期间参与过多项百亿、千亿级企业并购,对于资本运作的种种手法技巧了然于心,所以,今天这个场合下有些话不便挑明了,我们各自站在不同立场,根本目的是促成投资成功,该妥协的,该作的承诺我希望都要明确写在文本里,至于事后具体操作,审批流程,那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也不是我白钰能监督和约束的。”
“可以形成白名单,但不可能有承诺,”迟尉目光闪动,“承诺涵盖面太宽泛,我们没有高瞻远瞩的预见,也不清楚未来市场和企业前景,过早定下框架不利于今后发展大计。”
“好,同意迟助理关于白名单的建议,”白钰退了半步,继而道,“第三条合作底线是,无论集团还是化工厂里,三年内裁减员工比例不得超过25%,其中一线工人比例不得超过15%!”
“为什么?”辛助理表示不理解,“正常运转的企业员工流动性都有10%左右,化工厂是严重亏损即将倒闭的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提高效能,裁员是最合理最率先使用的手段!”
白钰道:“这是中国国情,只要榆达集团和化工厂还保持国有股份,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我知道企业不喜欢年纪大的工人,既养成国企的散漫惰性,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又差,不如淘汰之后换年轻人更容易接手。但下岗工人出路在哪里呢?作为正府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作为国企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谁都有老的时候,做企业不能用‘有用没用’冰冷无情的标准来衡量取舍,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投资商体谅正府的难处,也体谅国企的特殊情况。”
辛助理做了无奈的手势:“三年内22%,一线工人12%!”
“我觉得不太存在讨论的空间,但可以向领导转达您的建议,”白钰也没把话堵死,“以上三条,如果各位基本认同的话,我想接下来可以进入协议文本确定的快车道,几个小组分段进行审核和校对,争取周一前定下框架,周三前文本正式出炉。”
“好的!”
辛助理爽快应允,黄鹰和迟尉都没吱声,显然已放弃在合作协议里埋雷或占便宜的打算,转而考虑下一阶段具体运作事宜。
白钰也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