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藻类,特别是微藻生长速度都极其快速,能够快速覆盖其所在的水面。
形成抑制其他藻类、水生植物甚至是鱼虾蟹贝之类动物生长的局面,属于化感作用比较强势的一方。
但这也是抢占了先机才有的局面,藻类对水生植物有化感作用,能抑制它们的生长,水生植物同样也有能抑制藻类生长的能力。
甚至有些水生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比藻类可强多了。
在后世研究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治理赤潮等因为水体富营养化爆发的灾害的科研人员不说多如牛毛吧,那也是比比皆是。
在知网或者其他论文库中轻轻松松就能收到大量相关研究的论文。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水生植物和藻类可以说是相互克制的关系。
如果没有化感作用定向强化技术的话,人们想控制哪一方占据优势,往往都是需要用到通过浸泡法、水提法、醇提法甚至是人工合成等方式提取对应植物的化感物质。
然后喷洒到目标植物上,从而达到抑制,甚至消灭的效果。
这种方式虽然同样安全、高效、快速,但它的成本终究是一个大坎,居高不下
而有了化感强化技术后,情况就不同了,完全可以直接在目标区域种下相应强化感水生植物或者强化感藻类,靠着更强的抑制作用进行反杀,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
这样一来不但操作管理更简单,而且成本也要低上好几个档次。
不过这并不是王晓宇知道可以强化藻类化感作用后兴奋的原因。
毕竟不管用水生植物抑制藻类,还是用藻类抑制水生植物和其他藻类,更多都是环境保护和检测方面的作用。
一般都是用在某种藻类或者某些水生外来入侵植物泛滥成灾的治理方面。
当然用于环境监测或者工农业废水处理的微藻,它们化感作用同样也能起到不错的作用。
虽然在环境水质监测中,更普遍的做法通过分析水体中微藻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生长状况,来判断水质情况。
但想要更精准判断水质情况,就需要通过分析微藻吸附的有害物质的情况,而这就要求被分析的微藻能在检测水体中保持优势地位。
容易进行分析的微藻并不意味着有更强的生长能力,为了保证它们的优势地位,强化它的化感抑制作用就很有必要了。
同理吸附各种污染物能力强的微藻,同样很可能竞争不过其他吸附能力弱的微藻,那么为了达到更好的工农业废水处理效果,自然也是有强化化感抑制作用的必要的。
而王晓宇虽然也是研究微藻的,但他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微藻制作合适的水产养殖饲料。
其实如果是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微藻养殖中出现一些其他杂藻,是无伤大雅的,只要出现的杂藻不是有毒有害,会危害水产安全的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