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简单,植物杀雄剂即使在2013的蓝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Moore和Naylor两位就发现了马来酰肼可以用来给玉米进行杀雄。
在这之后,随着人们对杀雄剂的越来越深入,赤霉素、乙烯利、三碘苯甲酸、苯磺隆甲酯等化学药剂的杀雄作用丰富被发现。
到最后可以作为杀雄剂的化学药剂已经多到可以用类别划分了。
所有的杀雄剂被直接分成了五大类,分别是卤代脂肪酸及其盐类、烷基磷酸衍生物类、均三嗪二酮及其相关衍生物、赤霉素及其盐类和甲基胂酸盐类。
这还没算那些后来研发的,为了满足各种不同需求而进行复配的杀雄剂。
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基础在,市面上杀雄剂的选择也茫茫多,这完全是一个早就杀成红海的市场。
光从药剂的名字上来看的话,唯一的优势估计也就是在通用性上面了。
蓝星的杀雄剂种类繁多,但确实是没有一种杀雄剂能够通杀所有植物类型,大部分杀雄剂都只能对少数几种植物可以起作用。
而且即使是同一种杀雄剂,对不同植物使用时,也需要不同浓度比例才能达到杀雄的效果,对操作有比较高的要求。
但这并不算太过明显的优势。
杀雄顾名思义,就是杀死植物的雄蕊,或者至少杀死雄蕊产生花粉的能力。
通俗点来说,其实就是化学阉割,只不过阉割的是植物而已。
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杀雄其实是为了保证进行杂交育种或者制种的时候,最终结果不会受到母本自身花粉的影响。
就像大名鼎鼎的超级杂交水稻一样,能够育种成功的关键,就是找到了雄性不育的植株“野败”。
而杀雄就是用化学的方式,认为创造出需要育种植物的雄性不育株。
所以会使用杀雄剂的主要是进行杂交育种研究的科学家,还有进行杂交品类作物制种的种子公司。
至于种植户,也就种植一些特定作物,例如黄瓜、玉米之类的才会有杀雄的需要。
不过他们的目的就跟育种或制种担心的花粉污染没有关系了,主要是为了实现提高产量的目的。
而不管是科学家、种子公司还是种植户,他们杀雄的对象,往往都只是特定的几种植物,直接选择对应类型的杀雄剂就可以。
对于通用性,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需求。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个优势,只是这优势并不能帮助这药剂在市场上大杀特杀而已。
并不像很多其他杀雄剂那样,需要喷洒在刚形成的花蕾附近,甚至直接喷洒在花蕾上。
药剂本身不跟花蕾接触,而且也不会发生无意间触碰到花蕾的情况,自然也就不会对雌蕊有任何影响了。
至于施药期长,生效剂量范围广,不受环境和天气影响这三点,通用杀雄剂也同样满足。
施药期指的是可以用药的阶段。
市面上大部分,它们往往不是需要在植株刚生长,只有一两片叶芽的时候使用,就是需要在花蕾形成,但还没开花前的一两天使用。
这就导致能够杀雄的时间段很短。
除了做杂交育种实验,其他的别说是作物种植,就算是种子公司制种,都是因此增加大量的人工成本。
毕竟如此短的时间,要给大量植株杀雄的话,就只能短期雇佣更多的人手了。
而通用杀雄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只要植物还没开花,那在这之前就都是施药期。
也就是说像银杏之类要数十年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它的施药期直接可以长达数十年。
哪怕是长得贼快的拟南芥,施药期也有1个来月的时间。
而生效剂量范围,其实主要是决定了药剂使用操作的难度。
如果能达到杀雄效果的浓度和用量范围很窄的话,配置和喷洒药剂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
这无疑会大大限制杀雄剂的使用的,毕竟并不是所有使用者,都是科研人员一类的专业人士。
要他们准确配置药剂浓度就不容易了,更不用说精准控制喷洒的剂量了。
不过通用杀雄剂显然不存在这个问题,1:1000的配置比例还是很容易掌握的。
何况这个药剂浓度和用量都只影响生效时间,实在无法精准控制,完全可以往多了喷洒嘛。
无非就是成本会稍微提高一丁点。
最后天气和环境影响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药剂最快一天生效,施药期又如此之长,完全可以从容地选择环境和天气都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杀雄操作。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通用杀雄剂都是完美的杀雄剂。
当然这药剂的使用是存在生态风险的,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造成作物的绝收,但好在徐缑院士早有考虑,直接配置了解除剂,而且还从技术层面直接限制了杀雄剂对主要农作物的生效。
市场是红海又如何,只要产品足够优秀,同样可以杀他个天翻地覆,将头把交椅给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