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环视一周,心中了然,指了指房俊,道:“书院的筹备从一开始就是由房俊主持,你最有发言权,说说你的想法吧。”
众人都看向房俊。
皇帝说得没错,这座书院从立意、筹备、一直到目前接近完工,完全是房俊一手策划,就连从皇家内帑拿出来修建书院的钱财,都是房俊帮助皇帝赚回来的。现如今自倭国一船一船运回来的金银,更是书院能够长久运营下去的关键,谁也不能否认房俊在这座书院上的话语权。
所以即便很多人羡慕、嫉妒房俊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即将担任书院的“司业”,成为书院里除去皇帝之外最大的实权人物,却无人敢站出来说一句反对的话语。
房俊有些不爽,陛下您何必将我推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无论我提议哪个可以进入书院担任官吏,都会得到绝大部分人的反对,倒不是怕了谁,只是不愿意成天怼天怼地怼空气,没意思……
干咳一声,房俊看向李二陛下,道:“既然陛下命微臣说说,那微臣就斗胆说说?”
李二陛下一挥手,很有气势:“随便说,说得对错,朕恕你无罪便是。”
他琢磨着房俊这是要推出一个很是冷僻的人选……
房俊颔首,道:“多谢陛下!”
然后转头,看向殿内诸位大臣,径自说道:“其实这座书院虽然规模宏大,将来的学子人数也很多,但是因为有垂直的管理框架,并不需要太多的冗官、冗吏,由陛下担任大祭酒,掌总一切,微臣担任司业,负责具体事务,再从国子监等衙门招收一些有经验的书吏负责具体事务,就足以将整座书院管理得井井有条……弄太多官吏进来,反而人手繁杂、冗员严重,即拖延了办公速度,又增加了书院的负担,实在没必要。所以,陛下,咱们直接讨论一下书院各个学科的教员人选吧……”
殿内诸位大臣都惊呆了。
娘咧!
好你个房二,诺大的书院,无数的职位,你居然想一个人独吞?
岂有此理!
刚刚顶替令狐德棻出任礼部尚书的于志宁急忙说道:“房驸马,书院干系重大,岂能如此儿戏?纵然你才能卓绝,那也得有几个办事稳妥的官员帮衬着才行,否则一旦出现差错,谁都承担不起!”
他是真的着急。
原本房俊是太子身边最为坚定的臂助,在北疆狂飙突进连战连捷之时,整个东宫都快要乐翻天了!有这样一位军功盖世的名将辅佐太子,几乎可以肯定储君之位再也不会出现意外!
连带着东宫署官也都会跟着飞黄腾达……
然而这厮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自北疆返回之后,本应趁着荣耀加身光芒万丈的时候进一步统合军内各个派系,甚至在朝堂之上增加影响力,却不进反退,交卸了兵部左侍郎的差事之后,一心窝在书院……
即便太子依旧稳坐钓鱼台,但是东宫署官们却议论纷纷、人心浮动。
谁都知道书院将会是帝国官吏“孵化”的平台,以后会有大批学子走上大唐各个衙门的领导岗位,对于太子来说,若是能够掌握书院的绝大部分资源,就等于掌握了未来。
原本有房俊担任书院的司业,意味着将会有东宫一系的官员因而得到实惠,却不成想房俊居然一上来就想要玩一手独吞的好戏……
早已将书院视为“自留地”的东宫一系,如何能够忍受这等行为?
所以于志宁当即站出来表示反对。
有他站出来,旁人也没了顾忌,纷纷出言。
萧瑀道:“陛下对书院极为重视,吾等亦深知书院培养出来的文武两方面的人才,将来会成为帝国脊梁。此等大事,乃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房驸马纵然才华绝伦,可毕竟人力有时而穷,还是要多多配置署官才行。”
他对房俊也有些不满。
咱们可是翁婿啊,是政治上的盟友,这个时候你难道还想将我也一脚踢开?
不仗义!
反正在这些政治大佬们看来,你为他做了多少都是应该的,但是只要有一次没有看顾着他们的利益,就会想要翻脸……
房俊悠然的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对这些话充耳不闻,老神在在。
长孙无忌偷瞄了一眼李二陛下,见到陛下面无表情,想了想,说道:“既然书院的规制模仿国子监,那么自然应当如国子监那般,设置两个‘司业’,掌儒学训导之政,总管经、兵、算、书、格物等五学。”
“贞观书院”的策划书上,明确写着书院将会设立经学、算学、兵科、书科、格物学等五个学科,分别有各自的教学区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
诸位大臣一听长孙无忌的话语,顿时心中一震。
还是“长孙阴人”厉害呀,根本不去讨论署官的问题,而是直接瞄准房俊,试图抢夺房俊手里的权力!
你就不怕这棒槌发飙?
而且大家都留意着皇帝的表情,却见到皇帝似乎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丝半点的异样神情都没有……
这怎么回事?
难不成是陛下已经与长孙无忌有了授意,不予房俊大权独揽?
有一种波澜顿起的意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