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富豪地主阶层,也同样遭到了很致命的打击——方腊义军进城不久,就对杭州城进行了地毯式的抢劫,美其名曰“募捐筹集军费”。
以至于杭州城内到处都弥漫着血腥味,无辜民众闻着这挥之不去的血腥味一遍又一遍的做着噩梦……
原杭州知府衙门,现方腊义军的圣殿。
一个四旬多的黝黑中年,苦口婆心道“圣公,绝不能再这么继续杀下去和搜刮下去了,否则大事必将败矣!”
这个黝黑中年名叫包康,他是北宋名臣包拯的第五世孙,他从小就怀异志,对宋朝的政治,贪官横行,捐税繁重,极为愤慨。
包康青年时期就远游讲学,结交朋友颇广,而方腊就是他的挚友之一。
方腊起事了之后,亲任起义军大元帅,包康则任军师和副元帅。
因此,明面上,包康是方腊义军的二号人物,是方腊的头号谋士,是方腊亲密无间的左膀右臂。
不过——
现在包康跟方腊产生了分歧——严重的分歧。
包康认为,起义军要想做强做大,就不能对士大夫官僚阶层和富豪地主阶层如此赶尽杀绝,因为不论是谁做这江山,都必须要用士大夫官僚阶层和富豪地主阶层来治理天下,农民阶层虽然人多势众,但却是一盘怎么捏都捏不起来的散沙,是不可能主宰天下的。
而方腊也有他自己的坚持,他道“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之所以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聚众百万割据东南,皆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那些剥削我们、残害我们的大宋官吏,不诛杀他们,让我何以面对那些对我报以希望的臣民?”
方腊又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咱们拥上百万之众,将来还要建国,哪哪都需要钱,不拼命筹集军费,你让我怎么办?”
有些话方腊其实没有说出来,他心道“我如果不诛杀官吏、不诛杀富豪地主,那些已经杀红眼了的教民一定会把我推翻,换一个能带他们继续发泄心中积压了一二十年怨气的圣公,所以,不管我愿不愿意,这杀戮都必须进行下去,至少暂时是这样。”
这其实也是方腊没有接受北宋朝廷招安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不敢,只要他敢接受那个已经让东南民众失望透顶、恨之入骨的皇帝和朝廷招安,这些已经杀红了眼的东南民众一定会将他砍成肉酱的。
当然,方腊本人其实也不愿意接受赵佶和北宋朝廷的招安。
搞搞清楚!
接受赵佶和北宋朝廷的招安之后,他多半也只不过像宋江一样当一个六七品的小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