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临邓的铁石开采和打造已经步入了正规,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已经变得疯狂无比,以卓子越、卓王孙为首的卓氏家族更是投入了全部的家当,招募采石匠人的“广告”更是由蜀中贴到了汉中、关中一带。
丰厚的待遇、安定的居住环境,这一切都让刚刚迁入秦国境内地流民们感到欣喜,他们失去了家、失去了土地,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唯一还有的就是一把子力气。
“去吧。这开采铁石还能养活一家老小,总也比被乱兵杀死强得多!”就是抱着这样一个朴素之极的想法,许多被秦军驱赶入汉中的百姓又辗转到了更偏远的蜀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天府之国”当然不止铁石一项重要的资源,大量流民的到来使得都江堰水利浇灌的土地有了成倍的增长,在王珙等地方官员地努力下,通过控制和改进尖沙嘴的水流量,)成都平原上的数千亩荒地成为了良田。
男人们可以去采石和耕田,女人也有她们的用武之地。蜀郡的锦锻一早就闻名暇迩,是西南乃至更遥远的身毒(印度)等国渴求的重要贸易品。当男人们在外面挥汗如雨养家的时候,女人们在家里也是辛勤纺织,当一幅幅美妙绝伦的蜀锦从女人的纤手上构勒出来时,谁又不赞叹这人间独有的奇迹。
“移民填川”这个政策其实并不是傅戈的发明,起源于他知晓的历史上,只蜀一带曾经发生过数次战乱,随后统治者为了发展这里的经济,往往会采取异地移民的政策来弥补因为人口剧减而带来的肃条情形,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在明末清初发生的“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活动。
大秦新元三年八月九日。
宛城外。
在百无聊懒严阵以待了一个来月的秦军大营开始起拔,对于这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大战””秦军上下只有一个词形容“没劲”。
好在,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移民入秦这一项繁琐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剩给刘邦的除了这里的荒芜土地外,已经没有其它的了。
“哼,刘痞子,你不是能忍吗?那么就好好的给我饿肚子吧!”
忍,是呀,刘邦确实是在咬牙硬忍着,只有忍下去,才有他刘邦出头的机会。
困守城池的滋味是相当的不好受的,若不是萧何将粮秣屯积安置得妥当,仅这一个半月,宛城就会出现粮荒。
好在,秦狗终于要退了!
长期滞留在敌境,对于秦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比拼耐力和消耗,刘邦相信自己还能再坚持下去。
在这些日子里,也不断有年轻少壮的将领向刘邦请战,要求出城与秦军交锋,这些年轻无畏的将领没有经历过蓝田关、定军山的苦战,对于秦军的悍勇尚无切身的体会,他们心中有的只是建功立业享受万人敬慕的虚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