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午时前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经过了一天一夜又半个白天整整十四个时辰的漫长航行之后,杨振率领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江华岛所在的江华湾一带海域。
这个时代风帆战船的航速,比一般的民船或者商船快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六到十节左右的速度。
遇上特别顺风又顺水的时候,航速偶尔能够达到十节以上,而一旦没有这样特别有利的条件,海船航速能保持在六节以上,就算很不错了。
几百年后用来衡量海船航速的“节”,指的是每小时海船航行的海里数,而一节等于每小时航行一海里。
一海里,相当于一千八百五十二米,即一点八五公里。
十节的航速,意味着每小时航行十海里,约等于每小时十八点五公里。
从皮岛所在的海域到江华湾的距离,直线看并没有多远,但这段海岸非常曲折复杂,大约有二百三十海里左右,约合四百一十多公里。
杨振一行人的船队,一直在离岸不远的近海航行,当然是走完了这个相对较远的全程。
好在船队中的大小船只,都是靠风帆前行,虽然船队配有不少桨手,但轻易并不动用。
而且杨振一行人在船上不缺吃,不缺喝,相当于一直处在休息和等待的状态,也并不怎么辛苦。
就这样,在杨振率部离开东江岛南下航行的第二天午后,大名鼎鼎的江华岛终于进入了他的视野之中。
江华湾里大小岛屿众多,但是江华岛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就是没有俞海潮及其部下的向导,杨振等人依靠直觉也能够辨别出来。
当然了,有了俞海潮这个曾经在东江镇沈世魁时期来过江华岛一带的人当向导,事情就更好办了。
杨振一行人来到江华湾以后,远远地绕开了江华岛以西的海上屏障乔桐岛、西瑁岛,直奔江华岛南端的一个凹形海湾而去。
江华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时期,就是半岛上的政权躲避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避难之地。
比如李氏朝鲜诞生以前的高丽王朝时期,当时的高丽政权在蒙古骑兵席卷朝鲜半岛的时候,就曾逃到了江华岛上,并在岛上修筑了江华山城,然后迁都其中,用来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
到了李氏朝鲜时期,江华岛同样因其位处临津江和汉江口外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了朝鲜李氏王朝的避难所。
朝鲜半岛上一旦有了什么风吹草动,朝鲜李氏王室就会赶紧躲到江华岛上避难,所以对江华岛十分重视,陆陆续续地在岛上修建了许多宫殿寺庙,并沿海构筑了多座城堡防御工事,在其中积储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大明天启七年,即公元一六二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当时新继位的后金汗黄台吉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也为了扫除西侵大明的后顾之忧,便派兵攻打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