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小心翼翼,自袖中取出提前准备好的《儒林外史》,捧到中年人跟前。
中年人拿起书,随意翻看了几句,嗤的一声,笑了:“果真是个狂士!和他那结拜大哥陈继儒有一拼!这下子,天下的读书人,怕是又要被骂一遍了。”
却是不见生气,只因到了他这个年龄,本就轻易不会动怒,又见惯了风浪,倒也不会真因为一本书,就恶了对韩琛的印象。
“不是还有一本什么,要说尽天下世情的书吗?没印出来?”
“这……奴婢该死,那书满纸荒唐,奴婢怕污了您老人家的眼!”
宦官呼的一下,跪倒在长榻前,脑门上顷刻间,冒出了许多汗珠。
“与你何干?又不是你写的,只管呈上来。”
中年人温和的笑了起来,他带人宽厚,便是奴仆下人,也不愿严肃刻薄。
宦官哆哆嗦嗦,又从袖中取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不管是纸张,还是设计,精美程度都远超《儒林外史》,一眼望去,就知道价格不菲,只不过,比那《儒林外史》薄了整整一半。
“这纸张倒是不错,价值几何啊?”
中年人拿在手中,封皮上赫然写着“《金瓶梅词话》、假痴道人著”几个烫金的大字。
“《儒林外史》一册作价二两银钱,《金瓶梅词话》……一册作价三两六钱,说是一套十册,其余皆在加紧刊印之中。”
嘶!
饶是那中年人富贵无比,此时也有些吃惊。
《儒林外史》的价格不算离谱,毕竟这么厚一本书,五十八回四十万字,二两银钱,已经是良心价了。
可那《金瓶梅词话》薄了一半,价格却生生高出将近一倍!
而且,一套十册,也就是三十六两银子。
中年人虽然不曾深入市井,但却知道这京师之地,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有十两八两银子,就能过活。
这价格,也忒高了点吧?
揣着好奇,中年人翻开装订精美的《金瓶梅词话》……随便翻开一页,便有精美的插图……嚯,好家伙!
中年人一下把书合上,一张老脸,竟然微微有些发红。
“退下吧,再有我儿的消息,尽快报上来。”
“是。”
宦官起身,弓着腰倒退着走了几步,这才转身,急匆匆的走了。
那中年人打发了走了下人,这才重新翻开《金瓶梅词话》,看了个津津有味。
宁波县莘薪堂门前,书生、文士竟然排起了长队。
“诸位相公莫要着急,这一批咱莘薪堂足足加印了三万册,人人都买的到!”
莘薪堂的小伙计,便是天气寒冷,也忙活的满头大汗,陪着笑脸,安抚一众读书人。
“你这小子,最是狡猾,说一说,究竟是哪一本书加印了三万册啊?”
队伍中,有那爱开玩笑的书生,拿小伙计逗闷子。
“好叫这位相公知晓,天还没亮,新书便已送到咱莘薪堂的库房,《儒林外史》一万两千册,《金瓶梅词话》一万八千册,库房里都塞满了!”
小伙计满脸笑呵呵,唱了个肥诺,倒也不在乎被人调笑,只要这些读书人不闹事,便是再好不过的好事了。
“嘁,这便是你口中的三万册?果真狡猾!”
队伍里,一阵哄笑,却不曾有人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