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明白。”
坐在正副驾驶席上的金雯和欧阳寿,同时推动各自手边的节流阀,看着仪表盘上各种指针挑动起来,苏制飞机的发动机的另一个问题是出力有些慢,不能太急。
“编队注意,没有我的同意,不得使用氧气面罩。”
中校发布又一个命令,由于这些轰炸机没有氧气设备,所以他们使用其他飞机上拆下的氧气罐,在将氧气阀门开启到一半流量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坚持2个小时,必须在最危险的关头(通常是被日军低空飞机追击,必须用高度甩掉的时候)使用。
“收到大队长,我都迫不及待想去炸龟儿子了。”
远在武汉的日本路航监听战,立即就从简短的通话中,判断出了大致规模和可能的起飞机场。苏军电台使用电报以及电话两种模式,而后一种模式使用的频道通常固定。当然他们仍然无从判断出袭击目标,但是这些飞机通常会沿着长江飞行,在清晨发起进攻,然后利用航速向高空逃跑。
1101号轰炸机松开刹车,慢慢滑走,然后蹦蹦跳跳地,在不平整的跑道上滑跑起来。旁边的地勤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地欢呼起来,这是2年来,轰炸机部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而且即将创造远距离轰炸的新记录。
飞机一架紧接着一架起飞,中校预料不会太顺利,果然第5架轰炸机起落架折断,歪向一边冲出了跑道,第7架在跑道上即发生左引擎熄火。这当然不算坏事,总比在天上停车来的好。
飞机打开航灯,避免靠得太近。谈不上什么队形,都跟着1101向东飞行。
上升到3000米高度后,各机组打开加热设备。副驾驶兼导航员的欧阳寿,开始根据各个方向导航台的信号,将大致方向确认,然后在地图上标示位置。这是一种使用密码的早期无线电应答设备,但是由于半壁沦陷,作用地区有限。
早上3点,飞机越过宜昌附近,进入危险区域。不过看上去一切正常,附近的日本运输舰并没有管制灯光。下一站是武汉,在那里,航程较短的DB2将转向九江进行轰炸,轰炸只是一次佯攻,让日本人以为到此为止了,但是而唯二的两架DB3则不投弹,以无线电静默的方式继续向东,一路飞过南京直奔上海。
“看看他们跟上了没有?”
在颠簸的气流中,稳稳把着方向盘的金雯中校问道。
“明白。”
机枪手高传贤爬上驾驶舱后方的机枪塔,向后张望。可以看到后面有闪烁的灯光。
“1104跟在后面。11中队掉队了。”
“现在到哪儿了?”
“在荆州以东位置”
“嗯,他们掉队也好,发报给11中队,让他们自行完成任务,编队解散。”
黑夜中,速度更快的DB3把那些带了*飞不快轻型轰炸机甩掉了。看来也只能各行其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